醉侣相邀爱早阳,小筵催办不胜忙。
冲深柳驻吴娃幰,倚短花排羯鼓床。
金凤欲为莺引去,钿蝉疑被蝶勾将。
如何共是忘形者,不见渔阳掺一场。
酒友相邀共赏晨光,匆忙备办小宴席。 穿过深柳停驻吴娃车,倚着短花排列羯鼓床。 金凤钗似被莺鸟衔去,钿蝉饰疑被蝴蝶勾走。 同为放浪形骸之人,为何不见你赴渔阳掺鼓场。
1. 皮陆唱和:晚唐文学现象,皮日休与陆龟蒙的300余首唱和诗 2. 渔阳掺典故:出自《后汉书》,祢衡击鼓骂曹的狂士形象 3. 吴娃文化意象:南朝乐府衍生出的江南丽人符号 4. 晚唐宴饮诗特点:表面奢华描写中隐含末世忧思
本诗需重点关注三个层面: 1. 结构技法:前六句铺陈招饮场景,后两句转折抒情,符合七律"起承转合"规范 2. 意象系统:"柳-花-莺-蝶"构建江南春景,"金凤-钿蝉-羯鼓"象征物质享乐 3. 情感逻辑:由"相邀"的期待到"不至"的失落,最终升华为对精神共鸣的追求 诗中"冲深柳""倚短花"等倒装句式,体现皮日休"险奥"的诗风特点。
全诗以"招饮不至"为线索,展现三重艺术张力: 1. 首联"忙"与"闲"对比,突显期待落空的怅惘 2. 中两联工笔描绘宴席陈设,金凤钿蝉的拟人化描写暗含时光易逝之叹 3. 尾联"忘形者"与"不见"形成强烈反差,深化知音难觅的主题。典型皮陆唱和诗特征,兼具绮丽辞藻与深沉感慨。
作于唐懿宗咸通年间,皮日休任苏州刺史从事时。时值晚唐社会动荡,诗人与陆龟蒙(鲁望)常以诗文唱和排遣忧闷。本诗记录一次未能如愿的晨间小聚,反映文人雅士在乱世中寻求精神慰藉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