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馆娃宫怀古
馆娃宫怀古
皮日休 〔唐朝〕
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
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
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
写雨
写花
写鸟
古诗译文
美人的尸骨早已化为芬芳的泥土,馆娃宫的宫墙却依旧高耸在层崖之上。弩台被雨水侵蚀坏损,偶尔能遇到锈蚀的金镞;香径上的泥土销蚀,露出埋藏的玉钗。砚沼只剩下溪鸟在沐浴,响屟廊空寂,唯见野花掩埋。姑苏台荒芜,麋鹿游荡本是寻常事,但须为当年的繁华消逝而怆然感怀。
展开
知识点
馆娃宫: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位于今江苏苏州,是吴国奢华宫廷的象征。怀古诗: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借历史遗迹或事件抒发感慨,常带有讽喻意味。皮日休:唐朝晚期诗人,字逸少,号鹿门子,以现实主义诗风著称,作品多关注社会问题。意象运用:诗中通过“弩台”、“香径”等具体物象,象征战争和奢华,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历史典故:如“姑苏麋鹿”源自《史记》,描述吴国灭亡后姑苏台的荒芜,常用以比喻国家衰败。
展开
古诗注解
艳骨
: 指美人的尸骨,这里特指西施等馆娃宫中的宫女。
兰麝土
: 芬芳的泥土,兰和麝是香料,比喻美人死后化为香土。
宫墙
: 馆娃宫的墙壁,象征昔日的奢华建筑。
弩台
: 发射弩箭的军事设施,代表吴国的防御工事。
金镞
: 金属箭头,暗示战争遗迹。
香径
: 宫中宫女行走的芳香小径,指代繁华场景。
玉钗
: 玉制的发钗,妇女头饰,象征宫廷生活的奢华。
砚沼
: 可能指宫中的水池,传说为西施洗砚之处。
屟廊
: 响屟廊,吴宫中的走廊,行走时发出声响,体现宫廷娱乐。
姑苏麋鹿
: 引用典故,指吴国灭亡后姑苏台荒废,麋鹿游荡,象征国家衰败。
怆怀
: 悲伤地怀念,表达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伤。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皮日休怀古伤今的代表作,通过描绘馆娃宫的残破景象,如“弩台雨坏”和“香径泥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历史变迁的痕迹。前四句聚焦具体遗迹,后四句转向抒情,表达对繁华易逝的悲伤。整体结构严谨,意象鲜明,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吴国灭亡的深思,也隐含了对唐朝末年的警示,强调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怆怀过往,以避免重蹈覆辙。语言上,皮日休运用对仗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既具画面感,又富哲理深度。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馆娃宫的荒凉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衰败,运用丰富的意象如“兰麝土”、“金镞”、“玉钗”等,生动描绘了历史遗迹的残破。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展现了怀古诗的典型特色,又融入了皮日休的现实主义风格,表达了对权力、奢华和战争的反省,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国家兴衰的怆怀之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警示意义。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怀古之作,创作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国势衰微。皮日休借馆娃宫——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奢华宫殿——的遗迹,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暗讽当时唐朝的腐败和衰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悲愤之情。
展开
作者信息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古诗数量:
511
名句数量:
1726
作者其他古诗
1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1万阅读
2
汴河怀古
1万阅读
3
初冬偶作
1万阅读
4
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1万阅读
5
惠山听松庵
1万阅读
6
重题蔷薇
1万阅读
7
春夕酒醒
1万阅读
8
汴河怀古二首
1万阅读
9
咏蟹 /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
1万阅读
10
习池晨起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