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得三元z3饭名,大宛闻说有仙卿。
分泉过屋舂青稻,拂雾彯衣折紫茎,蒸处不教双鹤见,服来唯怕五云生。
草堂空坐无饥色,时把金津漱一声。
听闻传承着"三元z3饭"的美名,西域大宛国传说有位仙卿。 引泉水穿过屋檐舂捣青稻,轻拂雾霭整理衣衫折取紫茎。 蒸煮时不教双鹤看见过程,服用后唯恐五色祥云会升腾。 在草堂静坐不觉饥饿之色,时而含漱金津玉液发出清声。
1. 三元:道教术语,指天、地、水三官 2. 䭣饭:唐代养生食品,可能含青精、南烛等药材 3. 皮日休与陆龟蒙并称"皮陆",同为晚唐隐逸诗人代表 4. 诗中"五云"典出《汉武帝内传》 5. 鹿门山:襄阳名山,唐代隐士聚集地
此诗需注意三个艺术特色: 1. 双关手法:"三元"既指饭食品质,又暗合道教"天地水"三官崇拜 2. 意象组合:通过"鹤-云-泉-雾"构建仙境画面 3. 以实写虚:将养生饭食升华为得道媒介 诗中"折紫茎""漱金津"等细节,体现皮日休对道教服食文化的熟悉,也展现了唐代饮食文化与宗教哲学的独特交融。
全诗以奇幻笔法描绘仙家饮食: 首联以"三元""仙卿"奠定道教色彩;颔联"分泉""拂雾"写制备之精;颈联"双鹤""五云"用道教意象渲染神秘;尾联"金津漱声"暗合养生之道。皮日休将普通谢答诗升华为仙趣盎然的道门赞歌,体现其"诗贯六义"的创作主张,在琐事中见雅致,于平淡处显奇崛。
此诗作于皮日休隐居鹿门山时期,友人润卿(疑为道士或隐士)赠送特制的青䭣饭并附诗一首,诗人遂以此绝句答谢。诗中融合道教养生理念与隐逸情趣,反映晚唐文人追求仙道养生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