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钓侣二章
钓侣二章
皮日休 〔唐朝〕
趁眠无事避风涛,一斗霜鳞换浊醪。
惊怪儿童呼不得,尽冲烟雨漉车螯。
严陵滩势似云崩,钓具归来放石层。
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写雨
写风
儿童
写云
古诗译文
趁着无事睡眠时避开风浪,用一斗鲜鱼换浊酒。儿童惊讶呼叫不停,全部冲入烟雨中漉取车螯。严陵滩的形势像云崩一样险峻,钓具归来放在石层上。烟浪溅湿船篷,寒冷无法入睡,更用枯蚌点亮渔灯。
展开
知识点
皮日休,字袭美,晚唐著名诗人,与陆龟蒙并称“皮陆”,以田园诗和讽刺诗见长。严陵滩,指严子陵钓台,是汉代严光隐居之地,成为隐逸象征。浊醪,古代一种低度酒,常见于唐诗中。车螯,一种贝类,唐代常作为食物。渔灯,古代渔船照明工具,多用贝壳或油灯。这首诗反映了唐代渔村生活和社会风貌。
展开
古诗注解
趁眠
: 趁着睡眠时,指闲暇无事。
霜鳞
: 指鱼,因鱼鳞如霜雪般白。
浊醪
: 浊酒,一种简单的酒。
惊怪
: 惊讶奇怪,形容儿童的反应。
漉
: 过滤或捞取,这里指在水中捞取贝类。
车螯
: 一种贝类,俗称蛤蜊。
严陵滩
: 地名,可能指严子陵钓台,位于浙江富春江,以险滩著称。
云崩
: 形容滩势险恶,如云崩裂。
石层
: 石层或岩石堆,指放置钓具的地方。
烟浪
: 带着烟雾的浪花,形容水汽弥漫。
枯蚌
: 干枯的蚌壳,用作燃料。
渔灯
: 渔灯,渔船上的照明工具。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钓侣二章》由两章组成,每章四句,共八句。第一章描写渔夫在风浪中避世,以鱼换酒,儿童在烟雨中嬉戏捞贝,展现生活的闲适与乐趣。第二章转向严陵滩的险峻,钓具归放,浪溅船篷,渔夫在寒冷中点灯不睡,突出环境的艰苦和渔夫的毅力。整体上,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结合,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 subtle 批判。皮日休的语言简洁有力,意象鲜明,使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钓鱼生活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质朴的语言,展现了渔夫的艰辛与乐趣。第一章写避风换酒、儿童嬉戏,充满生活气息;第二章写滩险浪寒、点灯不睡,突出环境的险恶和渔夫的坚韧。诗中运用比喻(如“似云崩”)和细节描写(如“漉车螯”、“点渔灯”),营造出浓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整体上,诗风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皮日休诗歌的现实主义和田园风格。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由唐朝诗人皮日休创作于晚唐时期。皮日休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晚唐,曾隐居山林,追求隐逸生活。诗中描绘钓鱼生活,可能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逃避和批判。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称“皮陆”,诗歌多关注民生和自然,此诗是其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
作者信息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古诗数量:
511
名句数量:
1726
作者其他古诗
1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1万阅读
2
汴河怀古
1万阅读
3
初冬偶作
1万阅读
4
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1万阅读
5
惠山听松庵
1万阅读
6
重题蔷薇
1万阅读
7
春夕酒醒
1万阅读
8
汴河怀古二首
1万阅读
9
咏蟹 /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
1万阅读
10
习池晨起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