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栖愁霖中,缺宅屋木恶。
荷倾还惊鱼,竹滴复触鹤。
闲僧千声琴,宿客一笈药。
悠然思夫君,忽忆蜡屐著。
困居在连绵愁雨中,破败的房屋木材腐朽。 荷叶倾倒惊散了鱼群,竹梢滴水又惊动了鹤。 闲散的僧人弹奏千声琴,留宿的客人携带一箱药。 悠然间思念起友人,忽然想起该穿上蜡木屐。
此诗以“平入声”为韵脚(恶、鹤、药、著),每句末字均用入声字,形成短促压抑的节奏感。诗中“惊鱼”“触鹤”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主观情绪交融;“千声琴”“一笈药”通过数量词对比,凸显孤独与期盼。尾联“思夫君”用《楚辞》典故,将友人比作君子,深化了情感表达。
全诗以“愁雨”为线索,前四句通过“缺宅”“荷倾”“竹滴”等意象,渲染潮湿破败的环境;后四句转入人事,以“闲僧”“宿客”的闲适反衬自身孤寂,末句“蜡屐著”暗含对友人相聚的期待。语言简练,声律严谨,体现了皮日休对四声诗体的娴熟驾驭。
此诗作于唐代晚期,皮日休与陆龟蒙(鲁望)交谊深厚,常以诗唱和。当时正值连绵阴雨,诗人困居陋室,感物伤怀,遂以“平入声”四声诗体寄赠友人,抒发孤寂之情与对友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