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溢价买吴钩,要与中原静寇仇。
试挂窗前惊电转,略抛床下怕泉流。
青天露拔云霓泣,黑地潜擎鬼魅愁。
见说夜深星斗畔,等闲期克月支头。
将军高价买下吴钩宝剑,誓要为中原平定寇仇。 试将剑挂在窗前,寒光如闪电般惊动四方;稍抛于床下,又似怕斩断地下泉流。 青天白日下拔出,云霓为之哭泣;黑暗地底挥动,鬼魅因之发愁。 听闻夜深星斗之间,此剑可轻易斩下月支国的头颅。
本诗讲解需注意三个层面: 1. 意象系统:以"电-泉-云霓-鬼魅-星斗"构建天地人三界互通的超现实场景 2. 情感逻辑:从"买剑"的物质行为,到"静寇仇"的理想寄托,最终升华为"克敌"的精神图腾 3. 时代映射:尾联"夜深星斗畔"暗喻朝廷对边患的夜不能寐,反映中唐后国力衰减的现实焦虑 教学时可结合李贺《马诗》、李白《侠客行》等作品对比唐代咏兵器的不同表现方式。
全诗以夸张手法极写宝剑之威:首联点明买剑目的,中二联通过"惊电""泣云霓""愁鬼魅"等意象渲染剑的凌厉气势,尾联以星斗为背景升华其神异色彩。诗人将剑拟人化,赋予其震慑天地的力量,实则暗喻将士的忠勇报国之志。对仗工整(如"青天"对"黑地"),炼字精准("拔""擎"等动词极具张力),体现了晚唐咏物诗雄奇瑰丽的风格。
此诗为唐代诗人曹唐酬和周侍御(名不详)的咏剑之作。唐代中后期藩镇割据、边患频仍,武将崇尚兵器之风盛行。诗中借咏剑抒发了将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武力靖边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