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绯桃花歌
绯桃花歌
李咸用 〔唐朝〕
上帝春宫思丽绝,夭桃变态求新悦。
便是花中倾国容,牡丹露泣长门月。
野树滴残龙战血,曦车碾下朝霞屑。
惆怅东风未解狂,争教此物芳菲歇。
写风
写花
牡丹
惆怅
古诗译文
天帝在春宫渴求极致美景,妖娆桃花变换姿态博取欢欣;
纵然堪称百花中的绝世容颜,牡丹却在长门冷月下泣露伤神。
荒野古树滴落着龙血残痕,朝阳金车碾碎朝霞化作碎尘;
惆怅春风未曾收敛狂放心性,怎忍让这般芳菲过早消殒。
展开
知识点
1. 长门宫典故出自司马相如《长门赋》,成为宫怨题材经典意象 2. "龙战于野"出自《周易·坤卦》,后世常借指重大战事 3. 唐代"日车"意象多源自《淮南子·天文训》太阳神话 4. 诗中"变态"古义为改变形态,与现代语义截然不同 5. 李咸用属晚唐苦吟派,诗风奇崛与李贺有渊源
展开
古诗注解
上帝春宫
:指天帝居住的仙宫,喻指皇家园林
长门月
:化用汉武帝陈皇后幽居长门宫典故,暗示失宠
龙战血
:借《易经》"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喻惨烈战事
曦车
:传说中太阳神驾乘的日车,出自《淮南子》
争教
:怎让,唐代常用倒装句式
展开
讲解
本诗通过三重对比展现深层意蕴:①天界春宫与人间战场的空间对比,暗示理想与现实冲突;②桃花争宠与牡丹泣露的盛衰对比,隐喻政治起伏;③朝霞绚烂与东风狂躁的时间对比,揭示美好易逝。诗人以绯桃为媒介,将神话、历史、现实熔铸一体,末句"争教此物芳菲歇"的诘问,实为对唐王朝命运的深沉叩问。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运用多重意象构筑奇幻境界:首联以神话笔法写桃花争宠,颔联突转牡丹泣露形成强烈反差。颈联"龙血""曦车"将现实战乱与神话意象交织,尾联质问东风凸显生命易逝的悲怆。通篇以艳色写哀情,在绚烂辞藻下涌动时代哀音,体现晚唐咏物诗"丽而伤"的特质。
展开
创作背景
创作于晚唐动荡时期,李咸用借咏绯桃暗喻时局。诗中"龙战血"暗示藩镇混战,"曦车碾霞"暗指皇权式微,通过桃花与牡丹的对比,表达对盛衰无常的感慨,折射出末世文人的忧患意识。
展开
作者信息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古诗数量:
175
名句数量:
601
作者其他古诗
1
升天行
1万阅读
2
寄修睦上人
1万阅读
3
富贵曲
1万阅读
4
大雪歌
1万阅读
5
远公亭牡丹
1万阅读
6
庐山
1万阅读
7
送谭孝廉赴举
1万阅读
8
春日题陈正字林亭
1万阅读
9
寓意
1万阅读
10
水仙操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