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岂知新智慧,存思便是小天台。
偶尝嘉果求枝去,因问名花寄种来。
春物诱才归健笔,夜歌牵醉入丛杯。
此中难遇逍遥事,计日应为印绶催。
抬眼望去,哪里能知晓新的智慧?静心思考,便如同置身于小天台。 偶然品尝美味的果实,便想求得枝条去栽种;因为询问名花的来历,便托人寄来种子。 春天的景物诱发了才情,促使我提笔写下诗篇;夜晚的歌声带着醉意,融入杯盏之间。 在这里难以遇到逍遥自在的事情,算算日子,应该很快就会被官印和绶带催促着离开。
这首诗以新亭为切入点,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方干对智慧、自由和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嘉果”“名花”“春物”“夜歌”等,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比“逍遥事”与“印绶催”,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方干诗歌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以新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首联“举目岂知新智慧,存思便是小天台”展现了诗人对智慧的追求和对清幽环境的喜爱。颔联“偶尝嘉果求枝去,因问名花寄种来”则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颈联“春物诱才归健笔,夜歌牵醉入丛杯”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在春景和夜歌中的才情与醉意。尾联“此中难遇逍遥事,计日应为印绶催”则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逍遥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方干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为友人盛令的新亭所作。诗中描绘了新亭的雅致环境,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感受。方干通过描写春景、夜歌等意象,表达了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方干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