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送乡中故人
送乡中故人
方干 〔唐朝〕
少小与君情不疏,听君细话胜家书。
如今若到乡中去,道我垂钩不钓鱼。
钓鱼
写鱼
古诗译文
年少时与你情谊深厚,听你细细诉说胜过家书。
如今你若回到故乡去,请转告我正垂着钓竿却不钓鱼。
展开
知识点
1. 方干:晚唐诗人,字雄飞,号玄英,因貌陋兔缺(唇裂)屡试不第,后隐居镜湖,诗风清润。 2. 垂钓意象:在唐诗中常象征隐逸(如柳宗元“孤舟蓑笠翁”),但“不钓鱼”在此处创新地表达无欲无求的境界。 3. 唐代送别诗特点:多借景物或生活细节寄托情感,如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与本诗“道我垂钩”异曲同工。
展开
古诗注解
少小
:年少时。
情不疏
:感情深厚,没有隔阂。
细话
:详细的话语,指亲切的交谈。
垂钩不钓鱼
:表面指垂钓的闲适,实则暗喻隐居生活或超脱世俗的心境。
展开
讲解
此诗艺术特色在于“以小见大”:
1.
细节传情
:“细话胜家书”通过日常对话的对比,凸显友情的珍贵。
2.
意象双关
:“垂钩不钓鱼”既是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暗含道家“无为”思想。
3.
结构呼应
:前两句写“过去之亲”,后两句写“今日之远”,时空转换中深化离情。
建议结合方干其他隐逸诗(如《山中即事》)对比阅读,体会其淡泊诗风。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前两句以“少小”与“细话”勾勒出与故人亲密无间的情谊;后两句通过“垂钩不钓鱼”的意象,既传递了诗人闲适的隐居状态,又以“不钓鱼”的留白暗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诗中未直接抒写离愁,却通过嘱托故人“道我”之语,含蓄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友情的珍视。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人方干送别同乡友人时所作。方干一生未仕,隐居镜湖(今浙江绍兴),诗中“垂钩不钓鱼”既是对友人传达自己现状的诙谐表达,也暗含对隐逸生活的自得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展开
作者信息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古诗数量:
373
名句数量:
1380
作者其他古诗
1
衢州别李秀才
1万阅读
2
思江南
1万阅读
3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1万阅读
4
元日
1万阅读
5
君不来
1万阅读
6
送永嘉王令之任二首
1万阅读
7
题君山
1万阅读
8
题报恩寺上方
1万阅读
9
题报恩寺上方
1万阅读
10
赠江南僧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