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讲解的核心在于理解诗人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深沉的情感。首句“风散古陂惊宿雁”,风是起因,它吹过古老的水面,惊动了熟睡的大雁,这瞬间的动乱暗示了诗人旅途的不安。第二句“月临荒戍起啼鸦”,月光照亮废弃的关隘,使乌鸦受惊而啼叫,继续强化了荒凉和不安的氛围。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已经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后两句转向直接抒情,“不堪吟断无人见”直接倾诉了诗人极度的孤独和痛苦,他的悲吟无人听见,也无人理解,这是一种深切的怀才不遇之叹。最后一句“时复寒灯落一花”是情感的收敛和升华,诗人将注意力转移到眼前唯一的伴侣——一盏寒灯上,灯花落下这一细微而重复的动作,象征着时间的缓慢流逝和诗人孤独的持久,它没有打破寂静,反而让寂静更加深邃。整首诗从宏大的荒野外景写到细微的灯花内景,情感从激荡到深沉,完美地展现了晚唐士人在乱世中的漂泊之感和孤寂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