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懒得佩戴珠翠登上高台,弯月般的细眉紧锁着愁怨。 即使君王东巡至此也无用,他早已带着美人自顾自地来了。
此诗需从表里两层解读:表层是宫女对君王薄情的控诉,深层是寒门士子对科举不公的愤怒。诗人通过“纵使...也无益”的转折,强化绝望感;“自领美人来”的“自”字,凸显主考官的专断。艺术上,以细腻的闺怨意象包裹激烈批判,体现唐代政治讽刺诗的高超技巧。
诗以宫女口吻展开,首句“懒修珠翠”写其绝望心态;次句“眉月连娟”以意象传递幽怨。后两句直指君王(主考官)偏心,讽刺尖锐。全诗双关巧妙,表面写宫怨,实则抨击科举腐败,语言含蓄而锋芒毕露。
此诗作于晚唐,借宫女望幸不得的哀怨,影射科举士子对权贵垄断仕途的愤懑。章碣屡试不第,以“美人”喻权贵子弟,“君王”暗指主考官,揭露科举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