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读曲歌
读曲歌
未知 〔南北朝〕
登店卖三葛,郎来买丈余。
合匹与郎去,谁解断粗疏。
古诗译文
登上店铺出售三葛布,郎君前来买了一丈多。
将整匹布都给了郎君带走,谁能懂得我这粗疏心意中的深情。
展开
知识点
南朝乐府民歌主要分为吴歌与西曲两类,《读曲歌》属吴歌,多表现爱情题材。葛布是古代常见衣料,由葛藤纤维织成,分粗细等级。诗中“匹”为布帛单位,南北朝时一匹约合四丈。双关修辞是南朝民歌典型手法,如“粗疏”既指物性又指人情。
展开
古诗注解
三葛:
一种葛布,通常指较粗的织物。
丈余:
一丈多,古代长度单位(一丈约3.3米)。
合匹:
凑成整匹,指将全部布匹相赠。
粗疏:
表面指布质粗糙,实指自己情感表达直接质朴。
展开
讲解
本诗核心在于“赠布”行为的情感象征意义。女子将全部货物赠予郎君,表面是交易,实为定情信物。“谁解”二字点出情感的隐秘性,符合当时女性表达感情的含蓄方式。可结合《乐府诗集》中同类作品(如《子夜歌》)对比学习,体会南朝民歌“浅语深情”的艺术特点。
展开
古诗赏析
诗歌以白描手法展开市集场景,首句“登店卖三葛”交代人物与事件,次句“郎来买丈余”隐含喜悦。“合匹与郎去”的慷慨举动,暗含女子对情郎的倾心;末句“谁解断粗疏”以双关语作结,既指葛布质地粗糙,又隐喻自己朴拙情感不被人理解。全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绵密,展现了南朝民歌婉转缠绵的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读曲歌》属于南北朝时期南朝乐府民歌,多流传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此诗以市井女子口吻,通过卖葛布的情节,含蓄表达对情郎的眷恋。当时商业逐渐活跃,女性参与市集交易常见,诗歌融合了市井生活与情感描写。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鱼我所欲也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