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归思切,把酒且留连。
再会知何处,相看共黯然。
猿啼梨岭路,月白建溪船。
莫恋家乡住,酬身在少年。
归乡的思绪在东南方向愈发急切,暂且举起酒杯与友人依依惜别。 不知下次相逢会在何处,彼此相望时眼中尽是黯然神伤。 猿猴在梨岭的山路上哀啼,月光洒满建溪的孤舟。 莫要贪恋家乡的安逸,趁年少时当奋发有为。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空间对比,"东南"故乡与离别现场形成张力;二是意象选择,猿啼、月光既写实景又喻心境;三是情感递进,从"黯然"到"莫恋"的转折体现唐人积极入世观。尾联"酬身在少年"可联系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等句,理解唐代文人追求功名的时代精神。
全诗以"归思"起笔,通过"把酒留连"的细节展现离别不舍。颔联设问"再会知何处",强化人生无常的感慨。颈联以"猿啼""月白"的视听意象,构建出凄清孤寂的旅途画面。尾联转折劝勉,体现唐人"少年宜远游"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由缠绵渐转昂扬,颇具盛唐送别诗风骨。
此诗为唐代佚名诗人送友人返回福建(闽地)所作。唐代闽地尚属偏远,交通艰险,诗中"猿啼""月白"的意象暗示旅途孤寂,反映了唐人送别诗常见的羁旅愁思与功名期许交织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