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以“苦热”为主题,运用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夸张手法,生动描绘了盛夏酷暑的极端景象。开篇以“祝融南来鞭火龙”起势,将炎热拟人化为火神驱龙降临,气势磅礴,极具视觉冲击力。“火旗焰焰烧天红”进一步以燃烧的旗帜比喻烈日,强化了天空被烈焰吞噬的画面感。
“日轮当午凝不去”写出太阳仿佛停滞在中天,酷热持续不散,而“万国如在洪炉中”则将整个世界比作熔炉,凸显热浪的无处不在与压迫感。第三联转入自然界的反应:“五岳翠乾”与“云彩灭”写陆地干旱,“阳侯海底愁波竭”则夸张至海底,连海洋神灵都为之发愁,极言热旱之广、之深。
结尾笔锋一转,由苦热转为期盼:“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以“金风”象征秋凉,寄托了诗人对清凉世界的向往。全诗想象奇崛,语言雄健,情感真挚,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描绘,也蕴含着对民生疾苦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