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蓟北书事
蓟北书事
张蠙 〔唐朝〕
度碛如经海,茫然但见空。
戍楼承落日,沙塞碍惊蓬。
暑过燕僧出,时平虏客通。
逢人皆上将,谁有定边功。
写人
古诗译文
穿越沙漠如同渡过茫茫大海,眼前只有无尽的空旷。
戍边的城楼承载着落日余晖,沙丘阻碍了飞蓬的飘荡。
暑热过后,燕地的僧人外出游历;时局太平,胡地的商旅往来通畅。
遇到的尽是自称上将的人物,可谁真有安定边疆的功绩?
展开
知识点
1. 张蠙:晚唐诗人,擅长边塞题材,风格冷峻犀利。 2. 蓟北:唐代泛指幽州(今北京及河北北部)以北地区,为边防重镇。 3. 惊蓬:古诗常见意象,如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 4. 定边功:唐代实行军功授爵制,但中后期出现“冒功”现象。 5. 对比手法:诗中“暑过”与“时平”、“上将”与“定边功”形成强烈反差。
展开
古诗注解
碛(qì)
:沙漠。
戍楼
: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惊蓬
:随风飞旋的蓬草,比喻漂泊无定。
燕僧
:燕地(今河北一带)的僧人,代指北方游历者。
虏客
: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商旅的称呼。
上将
:高级将领,此处暗讽虚夸军功者。
展开
讲解
本诗通过三层对比展开:
1.
空间对比
:首联“度碛如海”的浩瀚与颔联“沙塞碍蓬”的阻滞,展现边地荒芜与生存艰难。
2.
时间对比
:颈联“暑过”“时平”表面写季节更替与时局安定,实为尾联讽刺铺垫。
3.
人物对比
:尾联“皆上将”的普遍性与“谁有功”的稀缺性,直指军队腐败。诗人以冷静白描揭露社会问题,体现了晚唐边塞诗的批判转向。
展开
古诗赏析
诗歌以沙漠苍茫起笔,渲染边地荒凉;颔联“戍楼”“沙塞”勾勒静态边景,而“落日”“惊蓬”暗喻时光流逝与动荡。后两联转折:僧人出游、商旅往来看似太平,实则暗藏危机;尾联尖锐质问,揭露将领无能。全诗语言简练,讽刺深刻,展现唐代边塞诗的现实批判精神。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中后期,当时边塞战事渐平,但边防将领虚报军功的现象屡见不鲜。张蠙游历蓟北(今河北北部)时,目睹边地虚假繁荣与将领腐败,借诗讽刺时弊,抒发对边疆治理的忧思。
展开
作者信息
张蠙,字象文,清河(今北京市海淀区清河镇)人。唐懿宗咸通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唐昭宗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曾官校书郎、栎阳尉、犀浦令。后避乱入蜀。王建自立,蠙任膳部员外郎、金堂令等职。擅长律诗,以写边塞风光见长。诗歌境界开阔,语言浑朴。
古诗数量:
100
名句数量:
377
作者其他古诗
1
过山家
1万阅读
2
登单于台
1万阅读
3
夏日题老将林亭
1万阅读
4
登单于台
1万阅读
5
贻曹郎中
1万阅读
6
吊万人冢
1万阅读
7
社日村居
1万阅读
8
十五夜与友人对月
1万阅读
9
献所知
1万阅读
10
赠别山友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