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迟迟绽放只为谦让百花,在贵地栽种成对装点玉堂。 红牡丹如烟雾缭绕似要低语,白牡丹映着月光只闻其香。 裁剪得当深得春风偏爱,素雅淡薄似西子淡妆。 堪称花中第一的尊贵,年年独占最美的春光。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 1. 双重寄托:表面咏牡丹,实则既赞赵侍郎的鉴赏品味,又誉杨状元的才华风仪 2. 色彩美学:通过"红艳"与"素华"的对比,展现唐代崇尚的"浓淡相宜"审美观 3. 人格化描写:"疑欲语""似矜"等表述,赋予牡丹以人的情态,体现"物我合一"的创作理念
全诗采用拟人手法,将红白牡丹的不同风姿刻画得淋漓尽致: 1. 首联突出牡丹"迟开"的谦逊品格与高贵出身; 2. 颔联用"欲语""闻香"的感官描写,展现红牡丹的艳丽与白牡丹的幽雅; 3. 颈联以"东风意""西子妆"的典故,暗喻其得天独厚的美; 4. 尾联直接点明牡丹的花王地位,呼应唐代"唯有牡丹真国色"的审美风尚。
此诗创作于唐代,具体年份不详。当时牡丹在长安盛行,成为宫廷贵族赏玩的名花。诗人借赵侍郎观赏红白牡丹之事,寄赠给状元杨赞图,通过牡丹的富贵气象暗喻才子的风华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