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蜡烧银却胜栽,九华红艳吐玫瑰。
独含冬夜寒光拆,不傍春风暖处开。
难见只因能送喜,莫挑唯恐堕成灰。
贪膏附热多相误,为报飞蛾罢拂来。
点燃蜡烛,银光闪烁胜过栽种的花木,九华灯的红艳如同盛开的玫瑰。 它独自在冬夜寒光中绽放,却不依附春风温暖之处盛开。 难得一见只因它能传递喜讯,莫要挑拨唯恐它化作灰烬。 贪恋灯油趋附光热多是错误,劝告飞蛾莫要扑火而来。
此诗采用“咏物讽世”手法。首联以“胜栽”“吐玫瑰”突出灯花之美;颔联用“不傍春风”彰显其孤傲;颈联转折,揭示灯花的象征意义;尾联直接批判趋炎附势者。诗人借物喻人,将物理(灯花易灭)与人性(贪欲招祸)结合,深化主题。
全诗以灯花为喻,前四句写其孤傲之美,后四句转为讽喻。灯花在寒夜独放,不慕春风,象征清高;而“贪膏附热”则直指世俗之弊。对比鲜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
此诗为晚唐徐夤所作,借咏灯花讽喻世态。晚唐社会动荡,官场腐败,诗人通过灯花的意象,暗讽趋炎附势之徒,同时表达对高洁品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