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烟笼一径分,故人迢递久离群。
白云明月皆由我,碧水青山忽赠君。
浮世宦名浑似梦,半生勤苦谩为文。
北邙坡上青松下,尽是锵金佩玉坟。
十里薄雾笼罩着小径分岔处,与老友相隔遥远久未相聚。 白云明月本是我寻常伴侣,如今碧水青山忽然赠予君。 尘世功名恍如一场虚幻梦,半生勤苦徒然写下诗文句。 北邙山坡青松下的黄土里,尽是昔日权贵的金玉坟茔。
1. 晚唐咏怀诗特点:社会批判与个人抒怀结合 2. 意象对立手法:自然永恒vs人世无常 3. 北邙山在唐诗中的文化符号意义 4. "浑似梦"与李商隐"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共通情感
本诗讲解要点: 1. 结构分析:前两联写景叙事,后两联议论抒情,符合起承转合 2. 炼字艺术:"笼"字写雾之柔,"赠"字拟人化山水 3. 历史语境:联系唐末牛李党争造成的文人普遍幻灭感 4. 比较阅读:可与白居易《放言》系列参看晚唐哲理诗特点
全诗以朦胧烟景起兴,通过"白云明月"与"碧水青山"的意象转换,构建出世隐与尘俗的对比。颈联直抒胸臆,以"梦"喻宦名、"谩"字显愤懑。尾联用北邙山金玉坟的强烈视觉意象,完成对功名利禄的终极否定,体现晚唐士人典型的精神困境与哲学思考。
此诗作于晚唐社会动荡时期,徐夤历经宦海沉浮后归隐。诗中"浮世宦名浑似梦"反映其对功名的幻灭感,北邙山意象则暗喻对权贵终将消亡的讽刺,整体体现诗人看透世事后寄情山水的超脱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