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鬓先生自出林,孟光同乐野云深。
躬耕为食古人操,非织不衣贤者心。
眼众岂能分瑞璧,舌多须信烁良金。
君看黄阁南迁客,一过泷州绝好音。
绿鬓先生从山林中走出,与孟光一同在幽深的野云间欢乐。 亲自耕种以获取食物,这是古人的操守;不织布就不穿衣,体现了贤者的心境。 众人之眼怎能分辨出美玉?多言之人定能熔化真金。 你看那些被贬到黄阁以南的官员,一旦过了泷州,便再无好消息传来。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对比官场的险恶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前四句写隐居生活的自给自足和高尚情操,后四句写官场的险恶和流言的可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徐夤诗歌的一贯风格。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隐居生活为主题,通过描绘绿鬓先生与孟光的田园生活,展现了古人的高尚情操和贤者的心境。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官场的险恶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现实的不满。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徐夤诗歌的一贯风格。
此诗为唐代诗人徐夤所作,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险恶的感慨。徐夤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官场腐败,许多士人选择隐居避世。诗中通过对比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官场的险恶,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