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侈阽危俭素牢,镜中形影岂能逃。
石家恃富身还灭,颜子非贫道不遭。
蝙蝠亦能知日月,鸾凤那肯啄腥臊。
古今人事惟堪醉,好脱霜裘换绿醪。
骄奢导致倾危,节俭才是根本,镜中身影如何能逃过因果?石崇倚仗富贵终遭灭身之祸,颜回并非贫穷但坚守道义。蝙蝠尚知昼夜更替,鸾凤岂肯啄食腥臊之物?古今人事唯有纵情饮酒,不如脱下貂裘换取美酒畅饮。
首联用"镜中形影"的不可逃避,暗喻道德操守与命运的必然联系。颔联通过石崇身死与颜回得道的对比,揭示物质富贵与精神富贵的本质区别。颈联以蝙蝠知昼夜、鸾凤拒腥臊的自然现象,类比人性选择的重要性。尾联看似劝人饮酒,实为以"脱霜裘换绿醪"的极端行为,讽刺那些沉溺物质享受者。
全诗以"镜中形影"为喻,开宗明义提出核心观点。颔联用石崇与颜回的对比,强化"德富相生"的哲理。颈联以蝙蝠、鸾凤作比,凸显物性与人性的对照。尾联看似消极避世,实为以酒讽喻,暗含对现实的批判。
唐代晚期社会奢靡之风盛行,徐夤目睹权贵骄纵之态,借古讽今创作此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命运,揭示"骄奢必败"的永恒规律,表达对节俭美德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