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春末送陈先辈之清源
春末送陈先辈之清源
徐夤 〔唐朝〕
贫中惟是长年华,每羡君行自叹嗟。
归日捧持明月宝,去时期刻刺桐花。
春风避酒多游寺,晓骑听鸡早入衙。
千乘侯王若相问,飞书与报白云家。
写风
写花
年华
写云
写酒
古诗译文
贫困中唯有岁月漫长,每每羡慕你的远行而自叹不如。
归来时手捧明月般的珍宝,离去时正值刺桐花开的季节。
春风里你避酒常游寺庙,清晨骑马听鸡鸣早早去衙门。
若有王侯贵人问起你的去向,就飞书告知你已归隐白云深处。
展开
知识点
1. 刺桐:古代泉州别称"刺桐城",因五代时遍植刺桐得名 2. 飞书:唐代官方驿站系统"驿传"日行可达500里 3. 白云家:典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代指隐士居所 4. 唐代送别诗常见三大类型:仕宦送别、隐逸送别、边塞送别,此诗属前两类交融
展开
古诗注解
长年华
:漫长的岁月,指贫苦中日子难熬。
明月宝
:比喻珍贵之物,或指清廉高洁的品格。
刺桐花
:南方植物,花期在春末,点明送别时节。
避酒游寺
:形容友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性情。
飞书
:快速传递书信,此处指代为友人传讯。
展开
讲解
此诗艺术特色有三:其一,时空转换自然,从眼前送别(去时)到想象归来(归日),再延伸至未来可能(侯王相问);其二,双重身份刻画,既写友人官员形象(晓骑入衙),又突出其文人雅趣(避酒游寺);其三,结句用典不着痕迹,"白云家"既实指清源多山的地理特征,又暗含对隐逸生活的赞赏,体现晚唐士人"仕隐矛盾"的典型心态。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采用对比手法:首联以"贫中"与"君行"对照,突出人生境遇差异;颔联用"明月宝""刺桐花"的意象组合,既写实景又暗喻品格;颈联刻画友人雅致的生活状态;尾联"白云家"的典故收束,升华隐逸主题。语言清丽含蓄,在送别诗中别具超脱之气。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晚唐,徐夤为寒门士子,目睹友人陈先辈赴任清源(今福建泉州一带)时所作。时值唐末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比自身困顿与友人仕途,表达复杂心绪,既有羡慕之情,又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展开
作者信息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古诗数量:
263
名句数量:
896
作者其他古诗
1
白鸽
1.1万阅读
2
初夏戏题
1万阅读
3
再幸华清宫
1万阅读
4
西寨寓居
1万阅读
5
北山秋晚
1万阅读
6
旅次寓题
1万阅读
7
吊崔补阙
1万阅读
8
银结条冠子
1万阅读
9
赠董先生
1万阅读
10
贡馀秘色茶盏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