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天下待雍熙,丹诏征来早为迟。
倚马才高犹爱艺,问牛心在肯容私。
吏开黄阁排班处,民拥青门看入时。
却笑郡人留不得,感恩唯拟立生祠。
正值天下期待太平盛世,朝廷的征召诏书却来得太迟。 你才华横溢如倚马可待,却仍醉心艺术;心怀百姓如问牛之贤,岂会容忍私心? 官吏们打开黄阁准备列班迎接,百姓挤满青门争相目睹你入朝的风采。 可笑我们这些同乡留不住你,只能感恩地打算为你立座生祠。
本诗核心在于展现唐代士人的理想人格与社会期待。诗人通过四组镜头:①时代召唤(首联)→②个人品格(颔联)→③社会反响(颈联)→④情感升华(尾联),层层推进中完成对友人的礼赞。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爱艺"与"容私"的对比,暗示真正的政治家应兼具文化修养与公正品格。尾联"留不得"与"立生祠"的矛盾表达,生动体现了地方对人才的既骄傲又不舍的复杂心理。
全诗采用递进式结构:首联点明时代背景与事件;颔联用"倚马""问牛"典故立体刻画友人形象;颈联以"黄阁""青门"对仗展现官方与民间反应;尾联转写郡人矛盾心理。艺术特色上,典故运用精准(连用四个典故不着痕迹),对仗工整(如"吏开"对"民拥"),结尾"立生祠"的夸张手法强化了情感表达。
此诗作于唐代具体年份不详,描写一位德才兼备的友人应召入朝时,地方官吏百姓的复杂心情。诗中既表达对友人升迁的祝贺,又暗含对人才流失的不舍,反映了唐代士人"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与地方对人才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