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曹松:晚唐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一生坎坷,直至70多岁才中进士。诗作风格类似贾岛、李洞,多旅愁遣兴之作,这首送别诗是其作品中较为开阔的一类。
2. 鸡林与日东:诗题中为“日东”(日本),诗句中为“鸡林”(新罗)。这可能是因为“鸡林”在唐诗中常作为东方异域的代称,诗人用以指代方位在东的日本,或存在版本流传差异。
3. 使臣外交:唐代中外交流频繁,除著名的丝绸之路外,海上交通与对日本、朝鲜半岛的外交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使者往往由博学多才、品行端正的官员担任。
4. 诗歌意象:“鲸口”是唐代航海诗中的典型意象,用以形容海路的凶险,反映了古人对海洋的敬畏与想象。
5. 化用典故:“归期抵万金”化用了杜甫《春望》中“家书抵万金”的句意,表达了盼望归来的急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