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扉聊自启,信步出波边。
野火风吹阔,春冰鹤啄穿。
渚樯齐驿树,山鸟入公田。
未创孤云势,空思白阁年。
推开山间的柴门信步而出,漫步到水波荡漾的岸边。 野火被风吹得四处蔓延,春日的薄冰被鹤鸟啄穿。 沙洲旁的桅杆与驿道边的树木并列,山鸟飞入官府的农田。 尚未能像孤云般自在飘荡,徒然怀念着白阁山的往昔岁月。
本诗教学可重点把握: 1. 意象分析法:解析"野火""春冰""孤云"等意象的深层含义 2. 情感脉络:从闲适→观察→怅惘的情感变化 3. 写作特色:白描手法与炼字艺术(如"阔""穿"字的妙用) 4. 历史背景:结合唐代科举制度理解寒士心态 建议引导学生比较王维《终南别业》等同类题材作品,体会不同诗人对隐逸主题的表现差异。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早春野步图:首联"冈扉自启"展现隐者闲适,颔联"野火""春冰"动静相生,凸显自然野趣。颈联"渚樯""山鸟"将人文与自然景观并置,尾联"孤云""白阁"以意象对比,含蓄表达对自由隐逸的渴望。诗中"鹤啄春冰"的细节观察尤为精妙,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味。
此诗作于曹松晚年隐居期间。曹松一生屡试不第,晚年才中进士,但不久便归隐山林。诗中通过野步所见之景,流露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功名未就的淡淡惆怅,反映了唐代寒士在仕隐之间的矛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