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得名云瀑布,远看如织挂天台。
休疑宝尺难量度,直恐金刀易剪裁。
喷向林梢成夏雪,倾来石上作春雷。
欲知便是银河水,堕落人间合却回。
万丈高的瀑布因云雾而得名,远望如织锦悬挂在天台山。 莫怀疑宝尺难以丈量它的高度,只怕金刀也难裁剪它的壮丽。 水花喷向树梢化作夏日飞雪,激流倾泻石上发出春雷般的轰鸣。 若问这瀑布从何而来,原是银河坠入人间又倒流回天际。
本诗教学可聚焦三点:①比喻链的构建(织锦-宝尺-夏雪-银河),引导学生分析比喻的递进关系;②动静结合手法("挂"的静态与"喷""倾"的动态);③神话意象的作用。可对比李白《望庐山瀑布》,体会不同诗人对瀑布的个性化表达。
全诗以"云瀑布"总领,通过四组精妙比喻层层递进:首联以"织锦"写形态之美,颔联用"宝尺金刀"反衬其不可度量,颈联"夏雪春雷"强化视听冲击,尾联引入银河神话将意境推向奇幻。虚实相生的手法,既突出自然伟力,又暗含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此诗作于唐代,曹松游览浙江天台山时,被石梁瀑布的磅礴气势所震撼。诗人借夸张比喻和神话联想,展现瀑布的奇绝景观,反映唐代山水诗追求雄奇壮美的审美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