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望山上,夕阳看又曛。
无人医白发,少地著新坟。
岁代殊相远,贤愚旋不分。
东归聊一吊,乱木倚寒云。
从山下遥望山上,夕阳西下,暮色渐浓。 无人能医治白发,可埋葬的新坟也日渐稀少。 岁月更迭相隔久远,贤者愚者终难分辨。 东归途中暂且凭吊,只见杂乱的枯木倚靠着寒云。
本诗讲解要点: 1. 情感脉络:从视觉描写(夕阳)→生命感慨(白发)→哲理升华(贤愚不分)→场景回归(寒云) 2. 艺术手法:白描与象征结合,如"乱木倚寒云"既是实景又象征生命凋零 3.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唐诗中"以景结情"的传统,体会诗人如何通过墓葬意象表达乱世之悲
全诗以冷峻笔触勾勒生死图景: 1. 时空对比:夕阳与白发、新坟与寒云,形成生命短暂的意象链。 2. 哲理思考“贤愚旋不分”道破死亡对众生的公平性。 3. 结句点睛:乱木寒云的萧瑟画面,强化了诗人对乱世生命的悲悯。
此诗作于晚唐,社会动荡,战乱频发。北邙山作为著名墓葬区,成为诗人感慨生死无常的载体。曹松借吊古抒发现实之悲,反映乱世中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