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无尘地,高连梦泽南。
僧居跨鸟道,佛影照鱼潭。
朽枿云斜映,平芜日半涵。
行行不得住,回首望烟岚。
这是一片不染尘埃的净土,高耸入云与梦泽之南相连。 僧人的居所跨越飞鸟的路径,佛像的光辉映照着鱼游的深潭。 枯朽的树梢斜映着云彩,平坦的原野半掩着落日余晖。 我步履不停却无法久留,回首遥望那朦胧的山间烟霭。
本诗采用“总-分-总”结构:首联总写寺院环境,中间两联分述景物细节,尾联回归主观感受。“高连”“跨”“照”等动词使静态画面生动化。诗人通过空间转换(从地面到云影)和时间暗示(斜阳),在40字中构建出丰富的层次,最后以“回首”动作收束,留下怅惘之思,体现唐代山水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全诗以“无尘地”开篇,奠定空灵基调,通过“僧居”“佛影”点明寺院主题。颔联以“鸟道”“鱼潭”展现人与自然和谐,颈联“朽枿”“平芜”以衰败与广阔对比,暗示时光流逝。尾联“行行不得住”透露出诗人对净土的留恋与无奈,烟岚的意象余韵悠长,体现唐代山水诗“空寂超脱”的美学追求。
此诗为唐代诗人裴说游历兜率寺时所作。晚唐社会动荡,文人多寄情山水,裴说途经这座隐于山林的寺庙,被其超脱尘世的意境所感,写下此诗,既描绘寺院的清幽,又暗含对世俗的疏离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