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人善于捕捉典型特征。全诗紧扣百舌鸟善鸣的特点,通过"舌满身"的夸张想象,生动表现其鸣叫的频繁和多样。
其次,诗中运用了多重对比手法。将百舌鸟与海燕、林莺对比,突出其独特性;又将报晓的鸟儿与贪睡的人对比,形成强烈反差。
再次,诗歌意象鲜明生动。"星未没河"、"柳犹粘雪"等意象既准确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又暗示了百舌鸟的敏锐感知。
最后,诗歌寓意深刻。表面咏物,实则讽世,体现了唐诗"温柔敦厚"的批判精神。尾联的劝诫之语,既是对百舌鸟的告诫,也是对世人的警示。
从诗歌结构看,前六句集中描写百舌鸟,后两句转向议论,由实入虚,由物及人,体现了唐诗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