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朔风起,穷巷掩双扉。
新岁明朝是,故乡何路归。
鬓丝饶镜色,隙雪夺灯辉。
却羡秦州雁,逢春尽北飞。
长安城北风呼啸,偏僻的巷子里紧闭着两扇门。 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可故乡的路在何方? 镜中映出斑白的鬓发,漏进的雪光夺走了灯火的明亮。 真羡慕那秦州的大雁,一到春天就能向北飞回家乡。
本诗通过时空双线展开:时间上聚焦“除夜”这一特殊节点,空间上立足长安“穷巷”。前两联写实,后两联转入虚实相生——镜中白发是实写,羡雁北飞是虚想。“夺灯辉”的“夺”字精妙,既写雪光之亮,更衬心境之黯。全诗以“风”起,以“飞”结,暗含诗人欲归不得的怅惘,与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异曲同工。
全诗以“朔风”“穷巷”开篇,渲染出凄冷孤寂的氛围。颔联“新岁明朝是,故乡何路归”直抒胸臆,表达对归乡无路的无奈。颈联通过“鬓丝”“隙雪”的细节,暗示岁月流逝和处境寒苦。尾联以“羡雁北飞”作结,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体现了唐代羁旅诗的典型风格。
此诗为唐代佚名诗人所作,题为《除夜长安作》,描写诗人在除夕之夜独居长安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唐代长安是繁华帝都,但诗人身处“穷巷”,与热闹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漂泊在外的游子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