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游灵溪观
游灵溪观
未知 〔唐朝〕
云藏宝殿风尘外,粉壁松轩入看初。
话久仙童颜色老,病来玄鹤羽毛疏。
樵翁接引寻红术,道士留连说紫书。
不为壮心降未得,便堪从此玩清虚。
写风
道士
写云
古诗译文
云雾遮掩的宝殿远离尘世,粉白墙壁松木窗轩初见便引人入胜。
与仙童交谈太久竟觉他容颜衰老,病中的玄鹤羽毛也变得稀疏。
山中樵夫引路探寻仙草红术,道士热切相留讲解道教紫书。
若非壮志未酬不甘就此归隐,真可从此逍遥遨游这清虚境界。
展开
知识点
1. 唐代道教宫观常依山而建,灵溪观属典型山林道观
2. "玄鹤"典故出自《搜神记》,被道教奉为仙禽
3. "紫书"指《紫度炎光经》等道教上清派典籍
4. 唐代"终南捷径"现象:文人借隐居道观博取声誉入仕
5. 颈联"红术-紫书"运用道教特有的颜色象征系统
6. 尾联"壮心-清虚"对比体现儒家济世与道家超脱的思想冲突
展开
古诗注解
灵溪观
:唐代道教宫观,多建于山林溪涧之间。
风尘外
:指远离世俗喧嚣的清净之地。
玄鹤
:道教神鸟,象征长寿仙禽。
红术
:即朱草,道家炼丹所用的仙草。
紫书
:道教秘笈,常指神仙赐予的经书。
清虚
:道教术语,指清净虚无的仙境。
展开
讲解
诗歌以游踪为线索逐层递进:开篇远观道观全景,突出"云藏"的缥缈感;中二联聚焦细节:通过仙童衰老、玄鹤病羽的解构性描写,暗示修仙并非长生神话,而颈联以"红术""紫书"等意象展现求道的艰辛过程;尾联转折尤妙,"壮心"突显儒家济世情怀,"降未得"三字暗含仕途失意的无奈,最终以"玩清虚"的复杂心态作结——既向往超脱又难舍功业。全诗在语言锤炼上,如"粉壁松轩"的工笔描摹,"接引""留连"的动态捕捉,均体现晚唐诗风向生活化、细腻化转变的特征。最值得品味的是"病鹤""老仙"的意象创新,打破传统仙道文学固有范式,赋予修道者人间温度。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四联展现修道圣境的多重维度:首联以"云藏宝殿"勾勒出遗世独立的空间感;颔联"仙童老、玄鹤病"打破永恒仙人的传统意象,揭示修道生活的真实状态;颈联通过"樵翁引路、道士说经"表现求道过程;尾联直抒胸臆,在仕隐矛盾中展现对清虚境界的向往。诗歌创造性地将道教符号(玄鹤、紫书)与生活细节(粉壁、松轩)融合,在虚实相生中构建出立体的修道图景。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道教鼎盛时期,作者生平不详。诗人游历灵溪道观时,目睹宫观隐于云雾、仙鹤栖息的景象,通过与道士、樵夫的交流,感受到强烈的出世氛围。在壮心未酬与超脱向往的矛盾中,写下这首表现修道生活的山水诗,反映了唐人"仕隐两难"的普遍心境。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咏蛙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