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界路遥云缥缈,古坛风冷叶萧骚。
后来岂合言淹滞,一尉升腾道最高。
仙界路遥云缥缈,古坛风冷叶萧骚。
后来岂合言淹滞,一尉升腾道最高。
通往仙界的路途遥远,云彩缥缈不定;古老的祭坛上风势寒冷,树叶发出萧瑟的声响。
后世之人怎该说(梅福)仕途困顿不得志呢?他以一个县尉的身份而能升华超脱,其境界才是最高的。
1. 梅福:西汉末年官员、隐士,字子真,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曾任南昌县尉,因不满王莽专权,弃官隐居,后传说得道成仙,后世多有纪念他的遗迹和诗文。
2. 县尉: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地方治安、缉捕盗贼等事务,属于低级官吏。
3. 唐末五代诗歌特点:这一时期的诗歌多反映社会动荡、文人的身世感慨,风格上既有对唐诗传统的继承,也逐渐孕育出新的变化,部分诗人作品中流露出对隐逸、超脱的向往。
4. 咏史怀古诗:此诗属于咏史怀古诗的范畴,通过对历史人物或古迹的凭吊,抒发诗人的感慨和见解,往往蕴含着对历史、人生的思考。
《题梅仙馆》是孟宾于游览梅仙馆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我们先来了解诗中所写的核心人物——梅福。梅福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县尉,虽然官职低微,但他有着独特的人生选择和精神追求,后来弃官隐居,传说得道成仙,这为诗作增添了一层传奇色彩。
诗歌开头两句描绘了梅仙馆周围的环境,"仙界路遥云缥缈"既点出了梅福成仙的传说,又给人一种空灵、遥远的感觉;"古坛风冷叶萧骚"则勾勒出一幅清冷、萧瑟的画面,让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古坛的苍凉,也为下文对梅福的议论铺垫了氛围。
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明确表达了自己对梅福的看法。他不认同后人觉得梅福仕途不得志的观点,反而认为梅福虽然只是一个县尉,却能实现精神上的"升腾",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里其实体现了诗人对成功的不同理解——成功并非只有仕途通达、高官厚禄这一种标准,精神上的超脱和崇高境界同样是值得追求的。
在唐末那个动荡的年代,孟宾于写下这样的诗句,不仅是对梅福的赞美,也可能包含着自己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我们读这首诗,不仅能感受到诗歌营造的意境,更能从中获得关于人生价值的启示:不应过分执着于世俗的功名富贵,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追求同样重要。
首联"仙界路遥云缥缈,古坛风冷叶萧骚",以写景起笔,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萧瑟的氛围。"仙界路遥"既点出梅福成仙的传说,又暗示了超脱尘世的不易;"古坛风冷叶萧骚"则通过对古坛环境的描写,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引发读者对往昔的遐想。
颔联"后来岂合言淹滞,一尉升腾道最高",笔锋一转,由景及议,抒发对梅福的评价。诗人反驳了后人认为梅福仕途淹滞的看法,提出"一尉升腾道最高"的观点,见解独到。这里将官职的低微与精神境界的崇高相对比,突出了梅福不重世俗功名、追求精神超脱的可贵,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价值观,蕴含着对世俗功名的反思。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在写景与议论的结合中传达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孟宾于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诗人,他一生经历较为坎坷。《题梅仙馆》是他游览梅仙馆时所作。梅仙馆是为纪念西汉梅福而建,梅福在历史上以直言进谏、后弃官隐居并传说成仙而闻名。孟宾于借此诗抒发对梅福的敬仰,或许也寄寓了自己对仕途和人生境界的思考。当时社会动荡,文人仕途多有不顺,诗人可能通过对梅福"一尉升腾"的赞叹,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功名、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