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闽在天末,此去整行衣。
久客逢春尽,思家冒暑归。
海云添晚景,山瘴灭晴晖。
相忆吟偏苦,不堪书信稀。
瓯闽之地远在天边,你此去需整理行装。 久居他乡恰逢春尽,思家心切冒暑而归。 海上的云霞为暮色添景,山间的瘴气遮蔽了晴光。 彼此思念吟诗更觉苦楚,难忍书信往来日渐稀少。
本诗以空间距离(天末)与时间节点(春尽)的双重张力展开。诗人先写友人归乡的必然性(“整行衣”),再通过“久客”与“思家”的矛盾突出其情感迫切。后四句转为意境营造:海云山瘴既是实景,又隐喻仕途坎坷;末句“书信稀”与首句“天末”呼应,构成封闭的情感循环。技法上善用对仗(海云/山瘴)与反差(晚景之美/晴晖之灭),在有限的篇幅中浓缩了复杂的人生况味。
诗以“天末”开篇,凸显闽地之遥,奠定苍凉基调。颔联“逢春尽”“冒暑归”通过季节更替,表现游子羁旅之久与归心之切。颈联以“海云”“山瘴”渲染归途险阻,尾联直抒音书难通的孤寂。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挚,展现了唐人送别诗的典型风格。
此诗为唐代佚名诗人送友人吴梦誾归乡所作。唐代士人常因仕宦、游学远离故土,诗中“久客”“思家”反映了游子的普遍心境。闽地偏远多瘴,归途艰险,更添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