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乡会面时,辛苦两情知。
有志年空过,无媒命共奇。
吟馀春漏急,语旧酒巡迟。
天爵如堪倚,休惊鬓上丝。
在他乡与你相逢时,彼此都明白这份相聚的艰辛。 空有壮志却年华虚度,无人引荐命运同样坎坷奇异。 吟诗未尽更漏声已急,叙旧时酒杯传递却嫌太迟。 若天赐的福禄可依靠,何必惊惧鬓边白发渐生。
本诗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重对比:首联"殊乡会面"的偶然性与"辛苦"的必然性对比;颈联更漏之急与酒巡之缓的时间张力对比;尾联天爵的理想与白发的现实对比。诗人通过"空""奇""急""迟"等矛盾词的使用,将唐代寒士的生存困境提炼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感悟。值得注意的是,"天爵"语出《孟子》,此处化用既含道德自持的傲骨,又暗藏对现实不公的讽喻,体现了唐人诗作"怨而不怒"的特质。
全诗以"辛苦"二字为眼,前两联直抒胸臆,写尽羁旅相逢的悲喜与功名无成的怅惘。颈联"春漏急""酒巡迟"的时空对照,巧妙表现知己畅谈的忘情与时光飞逝的矛盾。尾联故作旷达,实则暗含更深的无奈,白发惊心的意象与开篇"年空过"呼应,形成闭环结构。诗中"漏""酒""鬓丝"等意象群,构建出典型的唐代文人夜话图景。
此诗为唐代诗人(佚名)在金陵(今南京)偶遇友人张乔时所作。唐代士人常因科举、仕宦漂泊异乡,诗中"殊乡会面""无媒命共奇"等句,反映了中晚唐寒门士子怀才不遇的共同命运,透露出时代背景下文人间的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