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高名重不堪疑,恳让仪同帝亦知。
不学常流争进取,却忧门有二台司。
身居高位名声显赫却不堪猜疑,诚恳辞让仪同三司的职位连皇帝也知晓。 不学常人那般争名逐利,反而担忧家族中同时有两位台司高官。
本诗揭示南朝士族政治的微妙平衡: 1. 首句点明高位必然伴随猜忌的历史规律 2. "恳让仪同"体现主动退让的政治智慧 3. "不学常流"批判常见的争权行为 4. "忧二台司"反映士族维护家族利益的深层考量 诗人通过王僧虔的个案,折射出南朝门阀政治中"谦退保身"的生存哲学。
诗歌通过对比手法,突出王僧虔的政治智慧:首句写其位高招疑的处境,次句写其主动辞官的明智之举;后两句以"不学常流"与"却忧门第"形成强烈反差,展现其深谋远虑。全诗语言简练,通过典型事例生动刻画了一位淡泊名利、深谙官场之道的智者形象。
此诗描写南朝齐书法家王僧虔的故事。当时王僧虔因德高望重被授予仪同三司,其侄王俭也身居要职。为避免"一门二台司"招致猜忌,王僧虔主动辞让官职,展现其政治智慧与谦逊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