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重何如不厌贫,伯龙孤子只修身。
固知生计还须有,穷鬼临时也笑人。
身居高位又如何能比得上安于清贫?刘伯龙这孤高之士只专注于修养自身。 他深知生活仍需基本保障,但即便穷困潦倒时,连穷鬼也会嘲笑他的执着。
此诗核心在"位重"与"修身"的矛盾。首句设问否定权位价值,次句"只"字突出刘伯龙对修身的专注。后两句转折:即便明白生计重要("固知"),仍因坚守清贫遭嘲笑。"穷鬼笑人"的黑色幽默,既写尽清官困境,又揭示"笑贫不笑贪"的畸形世风。诗人通过历史人物遭遇,表达对当时士大夫丧失操守的批判。
全诗采用对比手法:首句权位与清贫对比,次句孤高与世俗对立。后两句通过"穷鬼笑人"的荒诞意象,既表现刘伯龙坚守清贫的无奈,又暗讽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语言平实而寓意深刻,展现晚唐咏史诗"以小见大"的特点。
此诗为晚唐孙元晏《六朝咏史诗》中咏南朝宋之作。刘伯龙为南朝宋武帝时清官,虽任尚书左丞却家无余财,临终前因筹钱未果自嘲"穷鬼"典故。诗人借古讽今,反映晚唐官场腐败与士人操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