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履优容日日欢,须言达德倍汍澜。
韶光今已输先手,领得蠙珠掌上看。
每日拖着鞋子从容自在地享受欢愉,须将高尚品德化作泪水般真挚流露。 美好时光如今已失去先机,却将珍贵的明珠捧在掌心细细观赏。
本诗解读需注意三个层次:表层描写隐士闲适生活,中层流露怀才不遇的感伤,深层则展现对道德操守的坚持。"韶光输先手"暗示政治机遇的错失,而"掌上看珠"既可能是赏玩实物的消遣,更是对内在品格的自我肯定。艺术上运用"以乐景写哀"手法,通过"日日欢"与"倍汍澜"的强烈反差,深化了情感表达,体现了唐诗"含蓄蕴藉"的典型特征。
全诗采用对比手法构建双重意境:前两句以"日日欢"的表面闲适,反衬"倍汍澜"的深沉情感;后两句通过"输先手"的遗憾与"掌上看"的珍视形成张力。最精妙处在于"蠙珠"意象,既可能是实指掌中珍宝,更隐喻诗人虽失势却葆有的高洁品格,体现唐代士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
此诗为唐代佚名诗人酬答友人李曜之作。从内容推测,诗人可能处于仕途失意后归隐的状态,通过"曳履优容"的闲适形象与"蠙珠"的珍贵隐喻,表达对精神品格的坚守,同时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