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多依草,芳香散著人。
低檐一枝在,犹占满堂春。
凋零的花朵大多依偎在草丛中,残留的芳香依然散发给过往的行人。低矮的屋檐下仅剩一枝残花,却仿佛占尽了整个厅堂的春意。
此诗教学可重点把握三个层次:首先解析"残花"的双重象征(自然现象/生命哲理),其次分析"一枝"与"满堂"的夸张手法,最后引导学生体会唐人"衰飒见生机"的独特审美。可对比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写法,理解唐代诗歌中辩证的生死观。
全诗采用对比手法:首句以"零落"写花谢之态,次句"芳香"突显生命余韵;后两句通过"一枝"与"满堂"的强烈反差,展现残花不残的精神力量。诗人以微观视角捕捉残花意象,用"犹占"二字赋予其主宰春光的魄力,体现了唐人"以小见大"的审美趣味。
此诗为唐代佚名作品,具体创作背景已不可考。从内容推测,诗人可能通过观察暮春时节的残花,以小见大,表达对生命顽强与美的赞叹。唐代文人常借物抒怀,此诗或为即景感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