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宴黄昏晓未休,玉阶夜色月如流。
朝来自觉承恩最,笑倩傍人认绣球。
堪恨隋家几帝王,舞裀揉尽绣鸳鸯。
如今重到抛球处,不是金炉旧日香。
侍宴从黄昏持续到拂晓仍未停歇,玉阶上的夜色中月光如水流淌。 清晨归来时自觉最受恩宠,笑着请旁人辨认绣球上的纹样。 可恨隋朝那几位帝王,舞衣上绣的鸳鸯已被揉搓殆尽。 如今重回当年抛球的场所,金炉中飘散的已非旧日香气。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通过"侍宴-朝来"的时间推进展现宴饮之奢,二是用"绣球-绣鸳鸯"的物件关联完成古今转场,三是以嗅觉意象"旧日香"收束全诗,留下悠长余韵。历史批判性隐藏在看似客观的场景描写中,符合唐人"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全诗采用时空对照手法:前两联以细腻笔触描绘唐代宫廷夜宴场景,后两联突然转入对隋朝的批判。"月如流"与"旧日香"形成意象呼应,暗示繁华易逝。尾句"不是金炉旧日香"一语双关,既指物质香气的消散,更喻指王朝气运的衰竭。
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借隋朝旧事讽喻当朝。诗人通过对比隋唐两代宫廷的抛球游戏,暗讽统治者沉溺享乐导致王朝衰败的历史循环。诗中"隋家几帝王"特指隋炀帝等因奢靡亡国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