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琴孤剑尚闲游,谁共芳尊话唱酬。
乡梦有时生枕上,客情终日在眉头。
云拖雨脚连天去,树夹河声绕郡流。
回首帝京归未得,不堪吟倚夕阳楼。
素琴和孤剑依旧陪伴我闲游,谁能与我共饮美酒、吟诗唱和? 思乡的梦偶尔浮现在枕边,客居的愁绪终日凝结在眉间。 乌云拖着雨幕向天边蔓延,树木夹着河声环绕城郭流淌。 回望京城却无法归去,只能独倚夕阳下的高楼黯然吟叹。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 1. 矛盾修辞法:"闲游"与"终日愁"形成情感张力 2. 感官联动:视觉(云雨)、听觉(河声)、触觉(枕上)多维渲染氛围 3. 时空对照:空间上从客舍到帝京,时间上从昼雨到夕阳,拓展诗意维度 诗中"不堪吟倚"的结句,与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异曲同工,体现唐代羁旅诗的典型抒情模式。
全诗以"闲游"起笔却暗含孤寂,中间两联对仗工稳: - 颔联通过"乡梦"与"客情"的空间对比,强化思乡之切 - 颈联"云拖雨脚""树夹河声"以动态景物渲染愁绪的绵长 尾联"夕阳楼"意象与首句"闲游"呼应,构成闭环结构,凸显诗人身处江湖之远却心系庙堂的复杂心境。
此诗为唐代无名氏所作,反映中晚唐时期文人漂泊的普遍境遇。颍川作为中原要地,常有游宦、羁旅之人驻足。诗中"回首帝京"或暗示作者曾任职京城,因战乱、贬谪等原因滞留他乡,借客舍之景抒写进退两难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