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登清居台
登清居台
未知 〔唐朝〕
迤逦清居台,连延白云外。
侧聆天上语,下视飞鸟背。
写鸟
写云
古诗译文
曲折连绵的清居台,延伸至白云之外。 侧耳倾听天上的仙语,俯身看到飞鸟的脊背。
展开
知识点
1. 诗歌体裁:五言绝句,唐代短诗常见形式。 2. 意象运用:“白云”“飞鸟”为古典诗歌中象征高远、自由的典型意象。 3. 空间描写:通过俯仰视角的切换(天上语/飞鸟背)增强立体感。 4. 佚名诗特点:唐代部分诗歌作者失传,但仍反映时代风貌。
展开
古诗注解
迤逦(yǐ lǐ)
:曲折连绵的样子。
清居台
:诗中所指的高台,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登临的景观或想象之地。
连延
:连绵延伸。
侧聆
:侧耳倾听。
天上语
:想象中的仙人之语或高空风声,喻指高远意境。
飞鸟背
:形容台阁极高,俯视时飞鸟仅在脚下。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以登高视角展开,前两句写台之高,后两句写登台所见所感。“迤逦”“连延”突出台的宏伟规模,“白云外”以夸张手法表现其接近天际。第三句“侧聆天上语”将听觉虚化,暗示台高近乎仙境;末句“下视飞鸟背”则以实写虚,通过俯视飞鸟反衬台阁凌云之势。整体通过空间错位与感官交错,传递出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展开
古诗赏析
诗歌以简练笔法勾勒出清居台高耸入云的雄奇画面。首句“迤逦清居台”以蜿蜒之势展现台的连绵形态,次句“连延白云外”进一步夸张其高度,直插云霄。后两句通过“侧聆天上语”与“下视飞鸟背”的对比,从听觉与视觉双重角度强化高空感,营造出奇幻飘逸的意境。全诗语言质朴却意境开阔,体现了唐代山水诗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趣味。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佚名作品,具体创作年代与作者已不可考。从内容推断,诗人可能登临一处名为“清居台”的高台,有感于其巍峨入云、远离尘世的景象,借景抒怀,表达对高远境界的向往或超脱尘俗的情思。唐代盛行登高赋诗的风气,此类作品常融合自然景观与心灵感悟。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咏蛙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