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雪夜听猿吟
雪夜听猿吟
未知 〔唐朝〕
寒岩飞暮雪,绝壁夜猿吟。
历历和群雁,寥寥思客心。
绕枝犹避箭,过岭却投林。
风冷声偏苦,山寒响更深。
听时无有定,静里固难寻。
一宿扶桑月,聊看怀好音。
写雪
写风
写山
古诗译文
寒岩上暮雪纷飞,悬崖边夜晚传来猿猴的啼鸣。
猿声与雁群的叫声交织,寥寥几声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
猿猴绕枝躲避弓箭,越过山岭又隐入深林。
寒风凛冽,猿啼声更显凄苦;山色寒寂,回响愈发深沉。
聆听时声音飘忽不定,静心寻觅却又难以捕捉。
一夜独对扶桑月色,姑且倾听这寄托心绪的哀音。
展开
知识点
1. 猿啼意象:唐诗中猿啼多表悲苦,如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2. 扶桑传说:古代认为日出东方神木“扶桑”,后借指极远之地。 3. 避箭典故:化用《庄子·徐无鬼》“猨狙之便自山林来,避箭而走”。 4. 对仗手法:如“绕枝犹避箭,过岭却投林”工整严密,体现唐代律诗特点。
展开
古诗注解
寒岩
:寒冷的山岩,点明环境萧瑟。
绝壁
:陡峭的悬崖,烘托险峻孤寂的氛围。
历历
:清晰可辨,形容猿声与雁鸣交错。
寥寥
:稀少,暗示游子内心的孤独。
避箭
:暗喻世道艰险,猿猴亦需躲避人类伤害。
扶桑月
:传说中日出之地的月亮,象征遥远与思念。
展开
讲解
本诗讲解需关注三个层次:
1.
意象组合
:雪(视觉冷感)+猿啼(听觉哀切)+寒岩(触觉联想),多维渲染意境。
2.
情感递进
:从自然景物(猿雁)到人类情感(客心),最终升华至宇宙时空(扶桑月)。
3.
隐喻解读
:“避箭”可解为文人对政治迫害的畏惧,“投林”则象征归隐的无奈选择。
教学时可对比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异同,体会同一意象的不同情感投射。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雪夜猿吟”为核心意象,通过视听交织的描写展现凄冷意境。
首联“寒岩”“绝壁”勾勒出险峻背景,暮雪与夜猿形成动静对比。
颔联以雁群反衬猿声孤独,自然过渡到游子之思。
颈联“避箭”“投林”暗含对现实的隐喻,猿猴的警觉象征乱世生存之艰。
尾联“扶桑月”将空间拉至神话尺度,使哀音超越个体,成为时代共鸣。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佚名作品,推测作于安史之乱后。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漂泊异乡,诗中“思客心”“怀好音”等句,折射出乱世中游子对安宁的渴望与无处寄托的愁绪。猿啼在唐诗中常象征悲苦,结合雪夜、寒山等意象,强化了孤寂哀婉的时代基调。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咏蛙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