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紫微观
题紫微观
未知 〔唐朝〕
昨日朝天过紫微,醮坛风冷杏花稀。
碧桃泥我传消息,何事人间更不归。
写风
写花
写人
古诗译文
昨日朝见天子路过紫微观,
祭坛边寒风萧瑟杏花稀疏。
碧桃树仿佛在催促我传递消息,
为何人间之事总让人难以归去。
展开
知识点
1. 紫微:既是星名(北极星),也指唐代皇家道观,后成为道教重要宫观代称 2. 醮坛:道教斋醮仪式的场所,唐代皇家常举行大型醮祭活动 3. 碧桃:道教仙境的象征植物,常与"蟠桃"并称 4. "泥"字的特殊用法:此处作动词,意为软缠、央求 5. 唐代官员"朝天"制度:五品以上官员需定期朝见皇帝
展开
古诗注解
紫微
:指紫微观,唐代道观名,也可能暗指紫微星(帝王象征)。
醮坛
:道教举行祭祀仪式的坛台。
碧桃泥我
:拟人手法,"泥"有软语纠缠之意,碧桃似在催促诗人。
不归
:既指无法回归自然,也暗含对仕途羁绊的无奈。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以道观为媒介展开双重叙事:表面写实景,内里抒情怀。首句"朝天"与末句"不归"形成闭环结构,暗示仕隐矛盾。"风冷杏花稀"以景语作情语,体现唐代"以清冷写孤高"的美学追求。后两句的物我对话手法,继承《楚辞》"香草美人"传统,将道教意象转化为精神寄托,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宗教情怀与世俗困扰。
展开
古诗赏析
诗歌以白描手法展现道观清冷之景,"风冷杏花稀"营造出空寂氛围。后两句转折巧妙,用拟人化的碧桃质问人间羁绊,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结合。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道观与尘世的对比,表达出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无名氏所作,推测创作于中晚唐时期。当时道教盛行,紫微观作为皇家道观,是文人常游之地。诗中"朝天"暗示作者可能为官员,通过道观冷清的景象,抒发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隐逸的向往。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咏蛙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