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金轮动,旃檀碧树秋。
塔分鸿雁翅,钟挂凤凰楼。
日月如金轮般流转不息,旃檀树在秋日中更显苍翠。 佛塔的飞檐似鸿雁展翅,寺钟高悬于凤凰楼之上。
本诗采用"大景+特写"结构:首联以宏大的时空意象铺垫宗教氛围,日月运行暗合佛教轮回观,旃檀秋色点明时节;颔联聚焦建筑细节,塔檐的动态曲线与钟楼的静态悬挂形成建筑美学对比。"分""挂"二字精准捕捉光影效果,使画面具有浮雕感。全诗未直接写佛而处处见佛,体现唐代"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诗学追求。
前两句以"日月""秋"形成时空张力,金轮之动与碧树之静构成佛法与自然的对话;后两句用工笔手法刻画寺院建筑,"鸿雁翅"的灵动与"凤凰楼"的庄严相映成趣。全诗对仗精工,仅用20字即展现出一幅立体佛寺画卷,末句"钟挂"二字尤显钟楼高耸入云之势。
此诗为唐代佚名诗人游历长安奉慈寺所作。中唐时期佛教兴盛,寺院建筑宏伟,诗人通过描绘日月永恒与秋树沧桑的对比,暗喻佛法超越时空的永恒性,同时展现唐代寺院建筑的壮丽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