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白马紫丝缰,正值蚕娘未采桑。
五夜有心随暮雨,百年无节抱秋霜。
重寻绣带朱藤合,却忍罗裙碧草长。
为报西游减离恨,阮郎才去嫁刘郎。
春风中骑着白马,手持紫丝缰绳,正值养蚕女子还未开始采桑的时节。 五更时分有心追随暮雨,一生坚守节操却如秋霜般孤寂。 重新寻找绣带与朱藤相合,却忍心看罗裙下的碧草疯长。 为了减少西游的离愁别恨,阮郎刚离去,她便嫁给了刘郎。
首联以动态春景铺陈,暗含邂逅之意;颔联“有心”“无节”对仗,揭示心理矛盾;颈联“重寻”“却忍”转折,表现情感挣扎;尾联用典收束,以“嫁刘郎”的决绝反衬前文缠绵。全诗通过意象叠加(白马/秋霜/碧草)和典故暗喻,完成从艳情到讽喻的升华。
全诗以春景起兴,通过“白马”“绣带”等意象勾勒出华美画面,后转入“暮雨”“秋霜”的孤寂,形成强烈反差。尾联用典突兀,揭示女子情变,暗含对世情易变的感慨。语言含蓄,意象跳跃,兼具乐府民歌的直白与文人诗的深婉。
此诗为唐代无名氏所作,可能反映当时士人游历与爱情纠葛的社会风气。诗中“西游”“离恨”等词,或与唐代文人漫游求仕的背景相关,而“嫁刘郎”的转折,则暗含对情感无常的讽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