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暗别离
暗别离
未知 〔唐朝〕
槐花结子桐叶焦,单飞越鸟啼青霄。
翠轩辗云轻遥遥,燕脂泪迸红线条。
瑶草歇芳心耿耿,玉佩无声画屏冷。
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
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写风
写花
写鸟
写人
写草
写云
古诗译文
槐树花儿结籽,梧桐叶子枯焦,孤独的越鸟在碧空啼鸣。 饰有翠羽的车驾如辗过云彩般轻盈遥远,胭脂般的泪水迸涌,化作红色的线条。 瑶草芳香消歇,内心忧思不宁;玉佩寂静无声,画屏透着寒意。 朱红的琴弦悄然断裂,看不见人影,唯有风中摇曳的花枝映着月光的影子。 青鸾神鸟情意深长地向西飞去,海阔天空,不知它飞向了何处。
展开
知识点
1. 意象运用:诗歌密集使用了“槐、桐、越鸟、翠轩、燕脂、瑶草、玉佩、朱弦、花枝、青鸾”等意象,这些意象大多具有传统的象征意义,共同构建了哀婉的离别意境。 2. 对仗与韵律:本诗虽为非典型的律诗,但部分诗句如“槐花结子桐叶焦,单飞越鸟啼青霄”仍具工整之意。全诗押“焦、霄、遥、条、耿、冷、影、去、处”等韵,音韵流畅。 3. 情感表达手法:诗歌采用“以景结情”的手法,尤其是结尾“海阔天高不知处”,将浓郁的情感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含蓄而有力。 4. 典故化用:“青鸾”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常与信息、仙踪相关联,此处用来象征远去之人,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与渺远色彩。
展开
古诗注解
槐花结子桐叶焦:
点明时节为夏末秋初,隐含时光流逝、万物凋零之意。
越鸟:
泛指南方的鸟,古诗中常借指思乡或孤独之意。
翠轩:
华美的车驾。辗云轻遥遥,形容车行轻快如行云,渐渐远去。
燕脂泪:
形容女子如胭脂般红润的脸上流下的眼泪。
瑶草:
传说中的仙草,此处指香草,象征美好事物。耿耿:形容心中不安、烦闷。
玉佩无声:
暗示佩玉之人(所思之人)不在身边,一片寂静。
朱弦暗断:
琴弦无声断裂,暗喻情感联系中断或知音离去。
青鸾:
传说中类似凤凰的神鸟,常作为信使,此处亦象征离去之人。脉脉:含情凝视的样子。
海阔天高不知处:
极言离去之遥远和无迹可寻,加深了离别的怅惘。
展开
讲解
这首诗的讲解可以侧重于其情感脉络与意象分析。诗歌描绘了一次无言的、隐秘的离别。讲解时可循着诗句顺序:先从室外自然景象的变迁(槐桐、越鸟)烘托季节氛围与孤独心绪;再通过“翠轩”远去和“燕脂泪”迸洒的特写,点明离别事件和悲伤之情;接着将镜头转入室内,通过“瑶草”、“玉佩”、“画屏”等静物的“歇芳”、“无声”、“冷”,进一步刻画离别后环境的空寂和人物内心的孤冷;随后,“朱弦暗断”是一个转折和高潮,暗示了某种关系的断绝或强烈的情感冲击,而“不见人”与“风动花枝月中影”则虚实相生,极写思念之深与心神恍惚;最后借青鸾西飞、海天茫茫的意象,将个人的离愁升华至对命运、对远方的普遍慨叹。全诗情感层层递进,意境深远。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暗别离”为题,通篇不着一个“别”字,却通过一系列精巧的意象组合,将离别后的孤寂、思念与怅惘渲染得淋漓尽致。首联以“槐花结子”、“桐叶焦”点明萧瑟的秋时,又以“单飞越鸟”兴起孤独之感。颔联“翠轩辗云”写行者远去,“燕脂泪迸”状留者悲泣,画面对比强烈。颈联转向室内环境,“瑶草歇芳”、“玉佩无声”、“画屏冷”,从外到内,极写空寂与凄冷。尾联最为精彩,“朱弦暗断”是情感的高潮,而“风动花枝月中影”则化实为虚,以朦胧摇曳的光影传递出心神不宁、恍然若失的微妙心境。最后以青鸾西飞、海天茫茫作结,将离愁推向无边无际的时空,余韵悠长。全诗意象密集,语言凝练,情感含蓄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背景已不可考。从诗题《暗别离》及内容推断,当属唐代一首描写男女别离之情或友人离散之感的作品。诗中运用了大量含蓄凄美的意象,营造出浓郁的伤感氛围,反映了唐人诗歌中善于通过景物寄托深情的创作特点。由于作者未知,其个人经历无从知晓,但诗歌本身所表达的离愁别绪具有普遍性,可能创作于友人远行或情人分离的场景之下。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鱼我所欲也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