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珠滩上欲销魂,独把离怀寄酒尊。
无限烟花不留意,忍教芳草怨王孙。
在弄珠滩畔,离愁令人黯然销魂,我独自将满怀的离别之情寄托于酒杯之中。 眼前无尽的繁华美景却无心欣赏,怎忍心让芳草也为远行的友人哀怨伤怀。
首句"弄珠滩"营造迷离伤感氛围,"欲销魂"直抒胸臆;次句"独"字突出孤独,"寄酒尊"体现借酒消愁的传统方式。三四句转折写景:烟花虽盛却"不留意",反衬愁绪之深;末句拟人化描写,使无情芳草染上人情,拓展了意境层次。全诗语言凝练,情感表达由显至隐,符合唐代送别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追求。
全诗以"销魂"定调,通过"独把离怀寄酒尊"的动作描写,展现孤独的饯别场景。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烟花虽美却无心观赏,芳草无知却似含怨,强化了离别的惆怅。末句用典自然,将楚辞意象与眼前景结合,使情感表达更具历史厚重感。
此诗为唐代佚名诗人送别友人武补阙(官职名)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唐代送别诗盛行,诗人通过"弄珠滩""芳草"等意象,将个人离愁与自然景物交融,体现唐代文人含蓄深婉的抒情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