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鲛红被
鲛红被
未知 〔唐朝〕
肱被当年仅御寒,青楼惯染血猩纨。
牙床舒卷鹓鸾共,正值窗棂月一团。
古诗译文
当年这床被子仅用来抵御寒冷,
青楼中常染着猩红色的丝绢。
象牙床上舒展的被褥与鸾凤共枕,
恰逢窗外一轮明月高悬。
展开
知识点
1. 青楼:唐代可指豪华建筑,宋以后多指妓院。 2. 鹓鸾:典出《山海经》,常喻高贵者或恩爱夫妻。 3. 唐代丝织工艺发达,猩红色为名贵染料所染。 4. "月一团"是唐代诗歌中常见的圆形意象,象征团圆或完满。
展开
古诗注解
肱被
:手臂旁的被子,指寝具。
青楼
:此处指华丽的楼阁,后多指妓院。
血猩纨
:猩红色的丝织品,形容奢华。
牙床
:装饰象牙的床,象征富贵。
鹓鸾
:传说中的神鸟,比喻夫妻或情侣。
窗棂
:窗户上的木格。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通过寝具的变迁,暗喻生活状态的改变。首句“仅御寒”体现初始的实用功能,次句“血猩纨”突显后来的奢侈。“牙床”二句将空间从床上延伸到窗外,形成由近及远的画面层次。诗人善用色彩(猩红)、材质(象牙)、光影(月光)的对照,在28字中完成从物质到情感的升华,展现唐代咏物诗“以小见大”的特质。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被”为线索,前两句通过“御寒”与“血猩纨”的对比,暗示从朴素到奢华的转变。后两句以“牙床”“鹓鸾”渲染缠绵之情,末句“月一团”既写实景,又隐喻圆满。语言凝练,意象华美,典型反映了唐代宫廷诗的绮丽风格。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出自唐代,作者不详,推测为描写宫廷或贵族生活的作品。诗中通过“肱被”“牙床”等意象,展现了奢华的生活场景,而“青楼”“鹓鸾”等词可能暗指男女情事。末句以明月烘托氛围,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以景结情”手法。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咏蛙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