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
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
扰弱新蒲叶又齐,春深花落塞前溪。
知君未转秦关骑,月照千门掩袖啼。
芙蓉花刚凋谢蜀山已入秋,展开你的书信满纸都是愁。 闺阁中人不懂战场厮杀事,夜半月明仍独上望夫楼。 柔弱的新蒲叶又长得齐整,春深时节落花飘满边塞溪。 知道你未能从秦关调回,月光照千门我掩袖而泣。
第一首通过"芙蓉落""锦字愁"的意象组合,展现季节更替中的思念;"不知戎马事"突出战争背景下男女认知的隔阂。第二首以"新蒲齐"反衬"花落溪",暗喻生命复苏与爱情凋零的矛盾;末句"掩袖啼"的细节描写,胜过千言万语的抒情。两首诗均以"月"收束,前月寄望,后月伤怀,构成完整的情绪闭环。薛涛善用女性视角观察战争,比男性边塞诗更显细腻深刻。
全诗以"愁"字为眼,前四句写秋思:芙蓉落、锦字愁、望夫楼三个意象层层递进,展现思妇的孤寂。后四句转写春怨:新蒲、落花、边溪构成生机与凋零的对比,"月照千门"将个人悲情升华为时代哀歌。薛涛突破女性诗人常写的闺阁小景,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相结合,语言清丽而意境深沉。
此诗作于中唐时期,薛涛与节度使韦皋交往密切,诗中"赠远"对象或为戍边将领。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边患不断,诗人借闺怨题材,反映战争对普通家庭的摧残,隐含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