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佛法是无为,何故今朝得有为。
无韦始得三数载,不知此复是何韦。
我所修习的佛法本是无为之道,为何今日却显得有所作为。 没有“韦”姓之人已有三载,不知如今这又是哪位韦氏。
此诗艺术价值在于: 1. 结构精巧:前两句论佛理,后两句扣姓氏,形散神聚。 2. 讽刺手法:通过“无韦”与“何韦”的对比,揭示被讽刺对象言行不一。 3. 文化折射:反映唐代文人用佛理解构权威的思辨精神,兼具宗教辩论与文人戏谑的双重特质。 建议结合唐代“以文为戏”的风气及禅宗公案体式,理解其深层批判意味。
全诗以佛理为矛,四句皆含机锋。首句“无为”立论,次句“有为”反诘,形成强烈对比;后两句巧用“韦”字重复,既满足题面要求,又通过“三数载”“是何韦”的诘问,暗指韦玎标新立异之举实为陈词滥调。语言诙谐犀利,展现唐代讽刺诗高超的隐喻艺术。
此诗为唐代佚名诗人讽刺僧人韦玎之作。韦玎可能以“韦”字为韵作诗标新立异,诗人借佛家“无为”理念,讥讽其刻意求奇的行为违背佛法真谛,反映唐代僧俗文化互动中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