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城上吟
城上吟
子兰 〔唐朝〕
古冢密于草,新坟侵官道。
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
写人
写草
古诗译文
古墓的杂草密密麻麻,新坟又占据了官道。
城外已没有闲置的土地,城中的人也在渐渐老去。
展开
知识点
1. 子兰: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存世诗作较少,风格质朴沉郁。 2. 官道:古代由国家修建和维护的主要道路,常用于军事、驿传等。 3. 唐代中后期社会背景: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战乱频发,人口锐减,经济凋敝。 4. 意象运用:诗中“坟冢”“衰老”等意象,象征死亡与衰败,强化了主题表达。
展开
古诗注解
古冢
:年代久远的坟墓。
密于草
:形容杂草丛生,覆盖坟墓的景象。
新坟侵官道
:新修的坟墓侵占了大路,暗示死亡频繁,土地紧张。
无闲地
:没有多余的土地,反映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人又老
:城中居民衰老,暗指社会活力衰退。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呈现社会凋敝的景象。前两句写坟冢密集侵占土地,后两句转向城中人的衰老,形成空间与生命的双重压迫感。诗人未直接抒情,但通过画面传递出对时代的悲悯。艺术上,用词精准(如“侵”“无闲地”),以小见大,展现了唐诗关注现实的传统。
展开
古诗赏析
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荒凉压抑的图景:古坟与新坟交错,杂草丛生,官道被侵占,城外土地紧张,城中居民衰老。全诗通过“坟冢”与“衰老”的意象,深刻反映了战乱时代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语言质朴却意蕴深沉,展现了子兰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人子兰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唐代中后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人口凋敝,诗中通过描绘城外坟冢密集、土地紧张的景象,折射出当时社会的衰败与人民的苦难。
展开
作者信息
唐昭宗朝文章供奉,诗一卷。(出《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四)。
古诗数量:
24
名句数量:
82
作者其他古诗
1
秋日思旧山
1万阅读
2
千叶石榴花
1万阅读
3
夜直
1万阅读
4
太平坊寻裴郎中故宅
1万阅读
5
登楼忆友
1万阅读
6
长安早秋
1万阅读
7
与道侣同于水陆寺会宿
1万阅读
8
蝉二首
1万阅读
9
河梁晚望二首
1万阅读
10
秋日思旧山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